铁模覆砂生产线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介绍
铁模覆砂生产线又可以被叫做覆膜砂生产线,铁模覆砂线,覆砂线,铁模覆砂铸造生产线,覆膜砂壳型生产线,覆膜砂铸造生产线,覆膜砂铸造设备,是在金属型(称为铁型)内腔覆上一薄层型砂而形成铸型的一种铸造工艺。由于覆砂层比较薄(4~8mm),因此采用比较贵的 造型材料,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,其结果是使铸件质量大大改善和废品显著减少;由于铁模覆砂铸型刚度很好,从而显著地提高了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致密性。
目前,在生产中应用的铁模覆砂铸造生产线的工艺流程:其中覆砂造型由覆砂造型机完成,这种造型机有单工位和双工位两种,90年代以前单工位使用较多,90年代以后双工位使用 多。其它工序由各种辅机完成,辅机有气动和手动两种。铁型在辊道上输送,输送辊道也有人工和机动两种,以适应不同机械化程度的要求。目前铁模覆砂铸造生产线用于生产球铁曲轴时,典型的技术数据是:①铸件平均精度CT7级左右,表面粗糙度6.3~12.5μm;②铸态QT800;③铸造工艺出品率90%以上。
铁模覆砂生产线特点:
1.水平分型,射头移动自动加砂,射砂板无需水冷。
2.气/液/电驱动,平稳,可靠。
3.覆砂机PLC控制,可实现单机自动。
4.翻箱,合箱机构采用人工操作,成本低效率高。也可选择机械操作,以降低劳动强度。
5.采用液压插入式振动落砂,维护方便。
6.采用 控制元器件,使系统稳定可靠。
7.可为用户设计并提供与设备相配套的覆砂模具及铁型砂箱。
由于铁模覆砂铸造的工装造价较高,且修改比较困难。因此该工艺的设计要求一次成功。而目前一些生产企业由于工艺工装设计不当,而造成铸件废品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近年我院完成了铁模覆砂铸造球铁件凝固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课题,能进行多种工艺方案的优化对比。但由于准确的热物性参数难以获得以及一些简化处理,目前要达到真正意义的优化设计还有距离。
铁模覆砂铸造由于每种铸件都需要不同的铁型和模型,因此用砂量很少,生产成本很低。但对于铸件品种很多的铸造车间,则铁型的管理、保存就很麻烦。如果解决好了铁型的专用和通用问题,则该工艺的应用将会普遍。
目前铁模覆砂铸造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尚不高。尤其是缸套的铁模覆砂铸造,国外有多工位转盘式铁模覆砂造型机,效率很高。
覆膜砂因其具有流动性好、易成形,溃散性好、易出砂,生产铸件的尺寸精度高、表面质量好的特点,应用在诸多方面。
覆膜砂砂型适用范围覆膜砂制芯在成批、大量生产中、小型的简单或负杂的砂芯时都可采用。如何选择合适的覆膜砂射芯机要根据户自己的产品模具尺寸来定。覆膜砂射芯机、热芯盒射芯机是现代铸造企业中普遍理想的使用铸造设备,它们给企业带来很多生产效益和利润。
德国、前苏联等国于60年代前后开始把铁模覆砂铸造应用于铸造生产,主要用于生产球铁曲轴、刹车毂、刹车盘、缸套、炸弹壳、坦克履带和电机底座等30余种铸件。我国对铁模覆砂铸造的应用性研究起始于70年代初,至1979年,山东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和拖拉机厂等单位合作,将该工艺用于S195曲轴毛坯的批量铸造生产,同时,完成了对该工艺所生产的球铁曲轴性能的考核评价,在疲劳强度(疲劳 应力σ-1的比较)、断裂强度(门槛值ΔKth的比较以及断裂韧性K1C的比较)和使用寿命(10000h台架耐久试验对比)等方面,与砂型铸造曲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比,皆优于砂型铸造。在其后的10余年里,该工艺不断在应用中提高完善,至90年代初,已有7家企业应用了该工艺,尤其是单缸曲轴和四缸曲轴的铁模覆砂铸造工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。1991年计委将铁模覆砂铸造批准为“八五”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,并把山东省机电设计研究院作为该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,这对于我国铁模覆砂铸造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